GJB 5000B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为了提高军用软件产品的质量,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并不断改进了GJB 5000(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规范了为达到研制高质量军用软件的目标,软件开发组织研发过程的基本要求,以及过程改进的路线图。

实施军用软件开发标准不能理解成仅仅盲目照搬照套书写-些标准化的文档。过程改进的关键是要理顺流程,改变观念、提高绩效,从根本上优化已有的工作方式,从而达到质量和效率两个方面的改进。这就需要在理解标准的基础上,把体系的思想建立起来,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形成过程规范的核心逻辑。在划定边界、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再根据软件开发组织和产品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本课程首先对GJB 5000A整个体系做完整介绍,然后根据目前状况,重点对改进版的GJB 5000B进行研究,讨论的重心是∶它为什么要这样改?它的体系思想特点是什么?它所关注的问题、工程方法、重点需要把握的要点以及向更高成熟度提升的路线图,懂得了才可能变化。

在课程中,首先原原本本的吃透标准,弄通标准的本意。再通过深入探讨这些规范的目标、方法和实践,从不同的侧面逐步展开分析,使学员从根本上理解这些规范的本质和实践方法,使GJB 5000规范真正能够落地,从而把军用软件产品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内容简介

5000B共分为五级,与国际上通用的CMMI软件成熟度评价等级是一致的。一级是初始级,基本没有软件工程化概念,即使有能力较强的负责人,也只是靠个人意志尽量推动软件开发规范一些,少出问题一些,有一点工程文档或者根本没有,如果对标生命起源的话应该是有机物刚刚产生,蓄势待发。

二级是规范级,有了推动软件工作持续推进的自己的组织机构,找到了组织什么都好谈了。例外一个特点是对开发过程进行规范化了,有组织当然要有规定了。不断地项目过程推进迭代中开始形成了组织资产,有形的无形的都算,资产越多越好,先别管有没有用,这都是财富。项目开始是要求要正规了,因为有组织了就是正规军了,有能力的人有用武之地了,担任项目负责人,这时可以不只靠一己之力推动项目开展了,因为威尼斯娱乐是正规军了,有组织,有资产了,现在需要负责人开始从项目特点出发结合经验,资产制定一个相对合理项目计划,作为整个项目推进进度的时间基线,你团队研制的产品能不能按时交付,质量有没有保证,各个节点安排是否合理,都看你的计划安排了,很重要。再后来就是项目需求的开发与管理,验证与确认,配置管理,质量保证,测量分析,监督执行,确保项目可控。二级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达到在同类型项目中具有复制的经验。

三级又称全面级,是从组织层面实现精细化管理,使用组织资产全面开展全生存周期项目管理活动,工程管理活动,支持活动。严格来说到了三级的成熟度,才说明一个单位或公司在软件开发上才具备了相对全面成熟的研发体系。即使不能完全按照标准实施,但整个研制流程不会偏航,研制过程有保障。三级的目标是想通过不断地积累,迭代,优化,使得组织级的力量可以支撑大多数项目的开展,这种成功经验可以不断地复制,复制,使用,使用,提高研制效率,降低研制成本。

四级又称量化级,目标是在三级的基础上想通过建立了符合组织组织业务发展需要并且有较高的质量和可以量化的过程绩效目标,采用量化管理技术实现精准的项目把控。这是对组织层面精细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对组织层面成熟度,领导力提出要求。如果组织层面没有真正达到要求,而进行这样的管理,那对项目团队来说是灾难性。

五级又称卓越级,通过量化评估业务目标并分析绩效数据,识别组织内的关键问题和共性问题,主动并预测性地优化和改进组织过程,组织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优质持续发展。整体绩效能力得到提升。到达这个层次的组织具备应对复杂态势,自威尼斯娱乐优化,持续获得成功的能力。这个级别目前国内还没有拿到的。达到这个级别不仅是在公司规模上,还是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上,软件从业经历,体量上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积累,反而这个成熟度评价只是对它的认可,而不是它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去取得的。

培训益处

——深入理解GJB5000B-2021标准,有效提升军用软件研制组织的管理能力和软件研发水平

——为各单位顺利通过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认证评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原理上理解现代软件工程的方法论,规范化管理软件工程过程

——提升组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组织现有软件开发的方法,达到软件开发过程的有序和高效运行

培训对象
培训大纲

第一讲?GJB?5000A标准总体概述

1、软件过程的定义与改进

2、GJB 5000A的模型结

3、GJB 5000A的模型综述

——共用目标与共用实践

——基本项目管理类过程域

——基本支持类过程域

——组织过程管理类过程域

——工程管理类过程域

第二讲?GJB 5000B模型体系

1、从GJB 5000A到GJB?5000B

——GJB 5000A的问题与遗憾

——GJB 5000B的战略性改进

——GJB 5000B的模型结构

2、GJB 5000B实践域

——相对于GJB 5000A的改变

——实践域的组成

——实践域的模型结构

——实践域的相互关系

第三讲?组织管理类实践域

1、领导作用(LD)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2、组织过程改进(OPI)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3、组织资产开发(OAD)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4、组织培训(OT)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5、过程实施保障(PIE)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第四讲?项目管理类实践域

1、项目策划(PP)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2、项目监控(PMC)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3、风险与机遇管理(ROM)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4、外部供方管理(ESM)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第五讲工程类实践域

1、立项论证(DEM)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2、需求开发与管理(RDM)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3、技术解决方案(TS)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4、产品集成与交付(PID)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5、同行评审(PR)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6、验证与确认(VV)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7、运行维护(MT)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第六讲?支持类实践域

1、配置管理(CM)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2、质量保证(QA)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3、决策分析(DAR)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4、原因分析(CAR)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5、测量与绩效管理(MPM)

——目的

——基本构成

——详细讨论

6、课程总结

培训老师
培训资料
培训时长
培训证书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